成果發表

RESULTS PUBLISHED

研討會論文

Che-Yu Li (李哲宇), Chen-Yu Chen(陳振宇), Kuo-Wei Chen(陳國威), Yi-Yu Li (李易諭), Te-Hsiu Huang (黃德秀)(2024, May 15)。Apply Smartphone apps to real time 3D Modeling of Sediment-Related Disasters [Poster presentation]。令和6年度(公社)砂防学会研究発表会「和歌山大会」,和歌山縣,日本。

陳逸潔、蘇梅英、江姿漪、張詰元、陳熙玫、江若華(2023年12月12日)。肥料產業政策與競爭法規範之研究[口頭發表]。第30屆競爭政策與公平交易法學術研討會。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國際會議廳,臺北市,臺灣。

林宥伯、林駿恩、陳振宇、黃德秀(2023年11月25日)。應用UAV 載具於東眼山坡面崩塌調查[海報發表]。2023中華水土保持研討會。臺中市:中興大學,臺灣。

林駿恩、陳振宇、陳國威、黄德秀(2023年11月17-18日)。應用HEC-RAS於投DF013土石流災害模擬[口頭發表]。2023中華民國力學學會會暨第47屆全國力學會議(CTAM2023) ,雲林縣:虎尾科技大學,臺灣。

林宥伯、林家興、陳振宇、黃德秀(2023年11月17-18日)。應用UAV航拍及3D建模於投縣DF013土石流災害現勘[口頭發表]。2023中華民國力學學會會暨第47屆全國學會議 - S028坡地災害防災減災應用論壇,雲林縣,台灣。

Chia-Kang Huang, Te-Hsiu Huang, Ching-En Su, Nai-Chen Shih (2023, October 17-19).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strategies on Agricultural Sector (2023-2026) [Poster presentation]. 2023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Low Carbon Farming for Smallholders in the Asian and Pacific Region. , Taichung, Taiwan.

林駿恩、陳國威、陳振宇、黃德秀(2023年8月29日)。應用數值模式於東眼山崩塌土體影響範圍模擬[海報發表]。2023年水土保持學術研討會,臺中市,台灣。

林家興、詹婉好、陳振字、黃德秀(2023年8月29日)。應用HEC-RAS於不安定土砂害土體運動型態之模擬[口頭發表]。2023第26屆水利工程研討會。台中市:中興大學,臺灣。

林宥伯、林家興、陳振宇、黃德秀(2023年8月29日)。應用iRIC Morpho2DH於玉穗溪上游土體運動型態之模擬[海報發表]。第26屆水利工程研討會,臺中市,台灣。

黃德秀、蘇靖恩、施乃禎(2023年5月10日)。水稻生產調適技術指引。AR6新資料說明會暨氣候變遷資料應用研討會[海報發表]。臺北市:臺灣大學,臺灣。

黃德秀、周軒軒(2021年10月22日)。氣候變遷下台灣農業水資源調適指標之研析[口頭發表]。110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。劍湖山渡假大飯店,雲林縣,臺灣。 

黃德秀、蘇靖恩 (2021年11月26日)。都市農業之生態系統服務效益評估-以臺北市為例[口頭發表]。第一屆「安全,健康福祉與永續發展」研討會。國立成功大學,臺南市,臺灣。

陳逸潔、許聖民、林幸君、張靜貞、徐世勳(2020年12月3-4日)。COVID-19 對臺灣農業與糧食安全的影響分析[口頭發表]。2020 總體經濟計量模型研討會。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,臺北市,臺灣。

黃德秀、蔡弘凱、王熙妍(2020年10月28日)。考量環境因子之有機農業促進區劃設研究[口頭發表]。109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。劍潭青年活動中心,臺北市,臺灣。

黃德秀、鄭揚宜(2019年12月)。氣候變遷議題的具體實踐:以都市更新作為社區調適策略。2019年社區大學學術研討會《社會重建與在地實踐——社大教與學的視野與方法》,宜蘭社區大學,宜蘭縣,臺灣。

黃德秀、林庭安、劉弈廷(2019年10月)。乾旱調適成本效益分析-以苗栗茶產業為例。108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。彰化農田水利會,彰化縣,臺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