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成果發表
研討會論文
高千雅、林佳蓉、吳錦鎰、黃暐博、巫金潮(2024年1月16日)。建立海洋及濕地碳匯資料庫[海報發表]。臺灣水產學會113年度學術論文發表會及會員大會。國立屏東科技大學,屏東市,臺灣。
呂仲倫、林文奕、林學廉(2023年1月7日)。吡喹酮(Praziquantel)於養殖石斑魚類安全性及寄生蟲效果評估[海報發表]。臺灣水產學會112年度學術論文發表會及會員大會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,基隆市,臺灣。
呂仲倫、林文奕、林學廉(2022年1月22日)。海水白點蟲(Cryptocaryon irritans)分離及穩定化病原感染試驗平台[海報發表]。臺灣水產學會111年度學術論文發表會及會員大會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,基隆市,臺灣。
高千雅、周育葳、呂仲倫、林佳蓉(2022年10月22日)。緩解退化性關節炎之原料開發暨細胞功效平台的建立[海報發表]。TTQAS 2022年第四屆第三次年會暨健康食品的開發與實踐研討會。國立台灣大學,台北市,臺灣。
高千雅、周育葳、黃培安、許富銀、林學廉(2020年5月11-16日)。應用水產再生資材開發骨質保健原料[海報發表]。臺灣水產學會109年度學術論文發表會及會員大會。線上研討會,臺灣。
吳明陽、呂仲倫(2019年11月)。臺灣斑馬魚核心設施。2019臺灣斑馬魚研討會。高雄醫學大學,高雄市,臺灣。
呂仲倫(2019年8月)。斑馬魚模式生物與替代動物試驗技術。中華生物資源應用協會-第七屆技術創作大賞暨環境永續研討會。國立宜蘭大學,宜蘭市,臺灣。
吳明陽、呂仲倫(2019年7月)。建立符合GLP認證及清真認證的斑馬魚胚胎急毒性試驗平台。中原大學第一屆生態毒理研討會。中原大學,桃園市,臺灣。
高千雅、周育葳、林佳蓉、林學廉、郭科良(2019年1月)。魚類血基質鐵產品之動物模式功效評估。臺灣水產學會108年度學術論文發表會及會員大會。國立臺灣大學。臺北市,臺灣。
孫于琁、胡依婷(2019年1月)。中白荷包魚(Chaetodontoplus mesoleucus)的人工繁殖及初期生活史之研究。臺灣水產學會108年度學術論文發表會及會員大會。國立臺灣大學。臺北市,臺灣。
呂仲倫、何協勳、劉峮至、王怡驊、謝佩珊(2018年1月)。乳酸菌在水產養殖中抑制病原菌和增進魚體生長之應用。臺灣水產學會107年度學術論文發表會及會員大會。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,高雄市,臺灣。
高千雅、周育葳、林佳蓉、郭科良、蔡慧君(2018年1月)。鐵質補充之機能性產品開發暨功效評估。臺灣水產學會107年度學術論文發表會及會員大會。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,高雄市,臺灣。
郭科良、高千雅、紀宏智、蔡慧君(2018年3月)。水產再生資材之加工萃取與機能性素材開發研究。台灣保健食品學會。2018保健食品與肌少症、惡病質及衰弱症之國際研討會。國立臺灣大學,臺北市,臺灣。
郭靜芬、鄭妃琦、沈康寧、陳志遠、陳孟仙(2018年8月)。台灣雲林沿海仔稚魚生物多樣性。第四屆海峽兩岸海洋生物多樣性研討會。廈門市,中國。
陳杰、林宜玲、沈康寧(2018年8月)。 鯔科魚類之MHS-PCR分子快速鑑定。2018年魚類學會第七屆第三次會員大會暨論文發表會。國立成功大學,臺南市,臺灣。
Ching, T.Y., Chen, C.S., Wang, C.H., Shen K.N., Yamaguchi, A.,and Yagishita N. (April, 2018). Composite variations in molecular structure, life-history traits and statolith morphology of Sepioteuthis lessoniana populations in southwest Japan waters. 6th International Otolith Symposium. Keelung, Taiwan.